科技创新挺起“中宁枸杞”脊梁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 2015-12-28 17:24 编辑:中国商业电讯

    “宽带中国”战略下,很多城市人开始享受“光纤入楼”“光纤入户”带来的高速网络。记者12月中旬在中华枸杞之乡中宁采访时意外看到,距离县城还有10多公里的红梧山枸杞种植区,高速光网和节水滴灌管线一起,成为枸杞园新的经脉——枸杞产业科技覆盖率由过去的60%上升到96%,科技贡献率由46%上升至56%,科技创新正在挺起“中宁枸杞”的脊梁。

        “光纤入田”,“第一车间”越来越像车间

        “光纤入田”在中宁枸杞种植领域已开始应用。在宁夏大地生态有限公司,主网络已经安装完毕,年后将进一步架设“毛细血管”,使枸杞生产实现气象监测、视频监控、自动水肥调控等智能化田间管理。

        中宁是一个巨大的枸杞产业实验室,“八大片区”“六个小产区”科技示范基地已经形成,这些枸杞园集成了节水灌溉、设施烘干、质量控制等20余项技术成果。上千亩的种植基地已占总面积的46.9%,规模化使标准化成为可能,枸杞产业的组织形式、生产方式、技术标准全面升级,中宁枸杞的“第一车间”越来越像车间。

        除了种植环节,科技的力量早已贯穿了其前端的种质资源开发、新品种培育,以及后端的保鲜、加工和销售等枸杞产业发展的全过程。

        好苗一半收。每到春天,各地枸杞种植大户蜂拥而至,守在地头却“一苗难求”,这种现象为中宁良种枸杞苗木库作了一个生动注解。

        在中宁县宁安镇洼路村,王兴玉所经营的杞鑫枸杞苗木专业合作社创出了“一亩枸杞苗,净赚20万”的奇迹。其销售范围覆盖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河北等地。

        “这体现的是中宁枸杞的科技含量和中国枸杞之乡的品牌价值。”王兴玉说,枸杞的育苗技术并不复杂,但只有中宁才具备最优质的种苗资源,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也是县委、县政府联合科研机构给中宁百姓的福利。

        2013年,中宁与宁夏农林科学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由该院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组成科技服务团队,开展枸杞新品种展示示范、种苗快繁、规范化栽培等工作。收集了近2000余份枸杞种质资源,获得杂交群体19499株,优选出50份新优品系。

        “宁杞1号”“宁杞7号”“0901”“0909”“中科绿川1号”……通过培育、引进、示范、推广,中宁枸杞优良品种利用率达到98%以上。

        正是这些新优良种,才创造了枸杞育苗的“种钱”神话。

        精深转化,前路虽远潜力巨大

        在加工转化领域,早康枸杞掌门人朱彦华是一位探路者。打开仓库,近二十台废弃的各类设备见证了这个企业孜孜不倦的深加工探索史,这些都是经过实践检验不适于生产实际的试验品。

        4年前,早康与天津科技大学研发推出的“红五千”生杞原液,受到业界很大好评,但由于定位高,投入市场以来每年的销售额一直没有突破2000万元。

        “这是一款新研制的果浆类产品,主要面向年轻白领,营养价值高,最关键是定价将非常亲民。”朱彦华拿出几瓶尚未推向市场的新品请记者品尝,这款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切片式湿法超高速粉碎技术,枸杞皮、籽内含有的亚麻酸等成分将得到完整保存,营养更加均衡。

        相较于早康的全营养,宁夏大地生态有限公司则致力于将枸杞的各种营养成分分离出来。总经理李永和告诉记者,大地正在与中科院理化所合作,研发将枸杞的多糖、核黄素等内含物一条龙萃取的技术,以更加精准地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

        萃取技术的突破,必将催生出功能和适应症更加明确的、高附加值的医药保健品,进一步扩大枸杞消费人群。

        目前,中宁已形成深加工企业2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4家,形成了枸杞果酒、籽油、浓缩汁、膨化果等30多个精深加工产品。

        “目前的加工转化水平和中宁枸杞蕴含的巨大价值相比,依旧停留在较低层次。”朱彦华坦言,枸杞深加工潜力巨大,需要中宁杞商携起手来,在技术研发、共享及产销模式等方面深度整合。

        顶层设计+自下而上,相向而行的科技创新路径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县市科技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中宁作为西部县市的唯一代表,介绍了工作经验。

        “中宁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一个县,集中人才、资金等各类科技资源,紧盯‘中宁枸杞’这一个产业,持之以恒推进各环节科技支撑,集中力量突破制约瓶颈,有很强的借鉴和推广意义。”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评价说。

        事实上,枸杞作为中宁的地域符号、特色产业、文化品牌,一直是当地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从顶层设计上,中宁县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委托国家农业部规划设计院、同济大学等制定了枸杞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

        “我们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开展了中宁枸杞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合作”“我们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开展了枸杞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项目合作”“我们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开展了中宁枸杞抗氧化及抗衰老功能的特征评价项目合作”……

        在中宁采访,“中科院”“中国农科院”“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些中字头、国字头的著名科研机构会经常从大家的谈话中跳出来。这得益于中宁县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等45家单位共同组建的枸杞产业(中宁)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同时,中宁县抢占枸杞科技创新制高点,成立中国优农协会枸杞分会、宁夏枸杞产业发展联盟等机构,特别是建设了宁夏大学枸杞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宁枸杞应用人才的培养和聚集打下了基础。

        在加强自上而下顶层设计的同时,中宁眼睛向下,面向生产和销售一线征集枸杞产业亟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先后征集到枸杞品种繁育、种植、精深加工、生产工艺研发等30项100余条科技需求,并广泛对接科研单位,寻求支持,先后实施了科技项目43个,有力推进了技术创新。

        这种“顶层设计+自下而上”的科技创新路径,使科技创新更有活力、更接地气。

        “枸杞兴,中宁兴。‘十三五’枸杞产业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集中优势资源,实施重点突破和系统创新,释放科技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的倍增效应。”中宁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来源:宁夏日报  记者 周宏 王建宏 李志廷)

只为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支持作者观点. 广告,发稿等业务 请联系 甘肃热线业务联系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本网动态 | 网站地图

甘肃热线 业务QQ:2418533500 地方新闻网联盟 Copyright 2007-2013
www.gsdaily.cn 信息真实紧供参考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