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热线>>公司 >>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高台:让民俗艺术再现光华-华夏文明传承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高台:让民俗艺术再现光华-华夏文明传承

    来源: 发布时间 2013-08-15 16:27 编辑:系统采编

      夏日傍晚,阵阵微风吹过高台县骆驼城乡骆驼城村的田野,为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忙完一天的农活,周占明老人从褡裢里掏出一本《河西宝卷》,用浓郁的地方口音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念”起了《宝卷》里古老的故事。

      周占明低沉、浑厚的嗓音在院落里回荡,也许这不该称为“念”,那种独特的韵律和曲调听起来倒更像是在“唱”。周围的邻居闻声而来,大家席地而坐,随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时而多欷歔落泪,时而扼腕叹息。“现在像周占明一样能念《河西宝卷》的,全县有6个人。其中刘银花老人是国家级传承人。”高台县文化委负责非遗保护工作的赵永恒告诉笔者。

      近两年,高台县选派了100多名文艺骨干进村入社对民间传统艺术进行搜集、整理,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扶持文化企业参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民俗民间艺术又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去年,县文化馆计划对《河西宝卷》这一濒临灭绝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特别邀请刘银花、周占明等老艺人,将取材于《河西宝卷》中的故事《丁郎寻父》编排成了舞台剧,在保留了原生态唱念的基础上,融入了配乐、舞蹈和声光电特效,至纯至朴的古老民间说唱艺术和美轮美奂的现代舞美效果之间的碰撞,不仅擦出了让所有观众耳目一新的火花,也让周占明不再担心这门古老艺术失传了。“现在我们村子里的好几个年轻人,包括我儿子都跟着我学呢。”周占明老人说。“我们以舞台剧的形式演出《河西宝卷》,反响特别好。今后我们不仅要把更多适宜表演的故事搬上舞台,还要把这种演出形式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让古老艺术重放异彩。”赵永恒满怀信心地说。

      目前,高台县已建起了县、乡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登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6项、传承人100多人,其中50项已被县政府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挖掘、整理和加工,高台县传统社火“倒秧歌”“黄河灯阵”等民俗民间文化精品,以鲜活的表现形式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

      同时,县上对有创业意愿的乡土人才提供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鼓励其传授技艺和创业发展,还把民俗民间艺术列入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工程和职业技术教育内容,通过集中培训、专业进修等方式,培训各类“草根”艺人1600多人,为活跃民俗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   

只为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支持作者观点. 广告,发稿等业务 请联系 甘肃热线业务联系

分享到:
视频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本网动态 | 网站地图

甘肃热线 业务QQ:2418533500 地方新闻网联盟 Copyright 2007-2013
www.gsdaily.cn 信息真实紧供参考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